3月30日,汉文化探访团一行走进了南阳汉画馆。在这座全国 的专题博物馆,总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展厅,陈列着生产劳动、建筑艺术、历史故事、社会生活、车骑田猎、天文与神话、角抵、舞乐百戏、逐疫升仙等十大部分的汉画像石,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流连忘返。
据南阳汉画馆研究部主任、研究员牛天伟教授介绍,南阳汉代画像石作为中国汉代画像石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艺术地位十分重要。与此同时,南阳汉画像石又是一个地域性文化现象,因而其个性特征亦显得极为鲜明:细腻柔和。“与全国各地出土的汉画像石相比较,南阳汉画像石具有显著特征和价值,而徐州的汉画像石粗犷夸张,两地风格迥异,但都具有汉代石刻画像‘博大精深’的共性特征。”牛教授向记者介绍道。
南阳汉画中 富地方特色的部分,非天文画像莫属。这里的天文画像之多、内容之丰富,均位居全国之首。典型画像有刻有阳乌或三足乌的日轮、刻有蟾或兔的月轮、表现日食天象的“日月合壁”、象征“四宫”二十八宿的“四神”、牛郎织女星、北斗星、苍龙星座、白虎星座、慧星(蚩尤旗)等。
镇馆之宝“许阿瞿”画像石则是一块名符其实的会“唱歌”的石头。一个5岁孩童许阿瞿过世后,他的父母为他兴建了豪华的墓葬之地,而这块普通的画像石之所以成为镇馆之宝,是因为它是所有汉代出土画像石中, 有详尽文字记载的一个。据说这块石碑出土以后,谁也无法解释石碑上铭文的意思,当时就有人向郭沫若先生请求帮助。时隔几日,郭沫若先生就亲笔回了信,他不仅对铭文逐字逐句进行了认真的断句和释读,并回答了相关的学术问题,而且还科学地推断说,墓主人许阿瞿年仅5岁就享此大福,一定是大贵族大官僚的儿子。于是,这块具有历史和艺术考古价值画像石,成了汉画馆的镇馆之宝。